黔东南州民政局关于对州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建立民生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第21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黔东南州民政局 发布时间: 2017-12-04 16:26

自2014年2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以来,我州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大数据服务社会民生、以大数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大数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目标,相续建立了民生资金大数据监管系统、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等一系列服务民生的信息平台,在方便群众查询、监督民生政务的同时,也较大幅度提高了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民生的工作效率。但是,仍然存在部门信息共享不够、数据利用效率不高等一些下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民生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很有建设性,对推动我州民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提出的建议,经州民政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我们汇报一下民政部门在服务民生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一是为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工作,提高对象认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州于2015年建立了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其中,天柱县民政局在2016年通过信息比对将227户344人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三类人员”退出了保障范围。二是全面启用贵州省低保信息系统,并逐年完善系统中的低保家庭成员信息,部分县市的低保对象认定工作已经实现了系统审核审批。三是全面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已明确身份的特困供养人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不含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等五类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实行住院费用“一站式”即时结报,让困难群众申请农合报销和民政救助少跑路。四是全面启用留守儿童困难儿童保护信息系统,为“合力监护、相伴成长”提供了信息保障,目前正在完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相关信息。五是社区便民利民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部分县已经在试点建设社区民生服务信息平台,广大群众通过手机便可以购买服务和商品,社区干部也可以通过登陆服务平台掌握本地的民生服务需求,为政府下一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积累经验。除此之外,民政部门还搭建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系统等其他一些服务民生的信息平台,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方便群众办事、提升服务能力、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上积极努力地做了一些探索和实事。

其次,州纪委监察局建立的民生资金大数据监管系统已经覆盖全州所有乡镇,部分较大的行政村已经安装了便民查询平台,群众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新农合补偿、计生帮扶等各项民生资金的发放情况。为准确掌握全州民生资金便民查询平台的安装情况,我们专门向州监察局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了解,该便民查询平台将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逐步覆盖所有行政村。

第三,近几年来,虽然我们陆续建立了一些服务民生的信息平台,方便了群众,民生政策的落实也得到了有效监督,但是,由于各民生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不够造成信息综合利用率偏低,加上政府具有民生职能的各有关部门都需要了解掌握村级的一些基本信息,不同程度增加了基层特别是村支两委的工作负担。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各级民政作为落实国家兜底保障政策的主要部门,在民生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切实解决民生信息在基层共享共用问题,为此,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由省民政厅统筹,各市州民政局配合,紧锣密鼓的筹建全省民政云综合运用系统和APP应用软件,将城乡低保、区划地名、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等各项民政业务全部纳入了云平台管理,通过手机登陆贵州民政云APP应用软件就可以查询到村、到户、到人的民政救助信息。其中,县、乡、村三级可以通过登陆云平台对本地信息进行管理,在权限范围内向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共享民政数据,提高信息综合利用效率,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广大群众可以安装登陆民政云APP软件查询民政救助公开事项,对民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贵州民政云综合运用系统和APP应用软件均有望在2018年上半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