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富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州人社局、州教育局等单位会商,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为进一步做好我州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切实落实各部门职责,2019年9月6日,黔东南州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人员及成员单位职责,形成以州委副书记汤越强为组长,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联系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州委宣传部、政法委、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财政局、州卫健局、团州委、州妇联等多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开展工作。
二、广泛宣传,引导家长履行家庭的主体监护责任。
一是拟于9月至12月在全州各村(居)开展 “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对村(居)儿童主任、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政策宣讲、培训,指导广大村(居)儿童主任提升业务素质、提高关爱服务技能,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强化监护主体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引导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目前,全州共有236名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2892名儿童主任,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出台了《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宣传栏、宣传资料、网络推送交流家教相关知识,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家长丰富家教知识,提升家教能力。要求班主任通过家访、电话等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共同促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三是依托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招募青年讲师为夜校教师,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金融知识、惠农政策宣传等。通过夜校培训宣讲,宣传介绍科学的育儿方法,促进留守儿童监护人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增强他们家庭教育观念,不断引导监护人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四是加强家庭教育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最美家庭”、“劳动最光荣”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积极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和谐家庭氛围,解决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亲情缺失、家教缺位的问题。四是以“春节”、“三八”、“5·15”、“六一”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主题突出、寓教于乐的家庭教育实践和宣传活动。通过开设微信群、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家庭教育交流活动。开展“守护儿童 牵手共成长”暑期关爱服务活动。暑假前印发了《让我们为孩子暑假撑起一片安全天空!》——致未成年人家长一封信的倡议书,引导广大家长履行父母的责任,做到“五要五不要”,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天空。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关心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常态化开展普遍的心理测评(筛查),针对留守儿童学业上多辅导、思想上多引导、心理上多疏导、生活上多关照,做到早发现、早辅导、早干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州民政局、团州委、州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州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开通“12355”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全面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学校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儿童之家等作用,组建琴、棋、书、画、文学、体艺等学生社团,合理安排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开展“希望工程·陪伴行动”、“七彩假期”活动,让社区青少年在假期有人陪伴、兴趣特长有人指导、烦恼心事有人倾听,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儿童之家功能作用,精心设计“悄悄话信箱”、“亲情电话”和“亲情聊天室”等,便于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拉近亲子关系。
四、多方联动,逐步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重点推进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儿童之家项目建设,2020年,州政府将50个社区儿童之家提质改造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下拨州级以上彩票公益金100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截止目前,全州共建成600多所儿童之家,社区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二是教育部门全面实施“两免一补”、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等各项资助政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实际问题,通过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建立流失辍学学生监测报告和责令返校等制度。三是州妇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划拨25万元经费提升“儿童之家”建设建移民社区儿童之家。为我州农村(社区)的家长和儿童搭建了活动平台。充分发挥村妇联主席和执委作用,依托全州71所儿童之家阵地力量及全州2000余名爱心妈妈的社会力量,协助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摸排建档、帮扶监护等工作。
五、多渠道增加本地就业机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人数。
一是紧紧围绕州内农业产业革命、工业园区、项目建设、道路施工等用工需求,今年以来,全州收集州内用工岗位10999个。通过黔东南人力资源网、黔东南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发布宣传,筛选2617个州内岗位印制20万册通过送岗位上门、网络招聘会、小型岗位见面会等方式,组织发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截止6月30日,全州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15820人。二是围绕州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下经济、工业园区等产业发展及用工需求,集中开展以工代训、订单培训、定岗培训、输出培训等“短平快”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稳定就业。截至6月30日,全州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72281人次,培训后就业创业45787人。着力开展“三女培训”,发展“锦绣计划”“巾帼扶贫车间”“黔灵女家政”等妇女居家创业就业项目,带动更多妇女返乡创业就业和家门口就业,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照护的问题。三是根据黔东南州关于有组织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要求,我州“8个一批”开发劳务就业扶贫岗位48152个。截止6月30日,全州通过大数据平台录入劳务就业岗位41509个,通过人岗匹配已推荐岗位35913人,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16904人。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特别是无人监护、监护能力评估弱、残障、重特大疾病、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及家庭的帮扶实行一定倾斜,切实从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和关爱服务出发,提升家庭抚育和教育能力。
二是提高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的政策知晓率,加大儿童关爱服务措施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广播、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现代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儿童抚养家庭主责,引导儿童家长履行家庭监护责任。形成家长、儿童福利工作者、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
三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充分发挥社区儿童服务设施功能作用。积极培育和孵化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队伍,建立社区工作人才激励机制,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更好服务于儿童。
最后,感谢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您在建议中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很有帮助。真诚地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2020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