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创新“五社联动”机制 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2023年11月07日 16:30 |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视力保护色: |
近年来,黔东南州在创新发展“三社联动”基础上,探索创新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一是强基础,抓好社区平台建设。搭建提升社区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发挥人才培育、项目实施、资源链接等作用,编制《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规章制度》《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启导手册》等,为社区居民在健康教育、困难帮扶、生活照料、社区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全州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217个,实施社工志愿服务项目60个,将服务直接送到群众身边。
二是强队伍,培育社工人才成长。积极引导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培训辅导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培训,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持证率。针对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通过社会工作者引领志愿者,面向居民群众开展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目前,已培育社会工作服务领域6789人,其中持证社工490人,培育孵化民办社工机构21个。
三是强联动,激活五社要素参与。强化党的政治引领作用,针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本地风俗等成立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居民互助类、文体活动类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推广“社工+志愿+慈善”模式,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和慈善组织走进福利机构、社区、学校、乡村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以“老吾老驿站”、“益童乐园”、“爱豆银龄”老年助餐、“慈善超市”运营、“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等慈善项目助力社区发展,形成慈善资源共募共用共享机制,推动“五社”有机融合,形成社区治理由“独奏曲”变“大合唱”,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效能。截至2023年9月,开展个案服务332人,小组活动525个,社区活动 785个,直接服务14万人次,间接服务35万人次,孵化志愿服务组织88个、社区社会组织199个,链接社会各方慈善资源款物折合共计45.4万元。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