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黔东南州民政局网站
个人中心 无障碍关怀版
当前时间
实时天气:

站内搜索:

搜索

首页 » 政务信息 » 民政动态

黔东南州“三聚焦”着力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织密扎牢兜底保障安全网


2024年06月28日 11:38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才能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暖民心。黔东南州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开展“跟随总书记,学习向未来”专题学习,锤炼忠诚核心品质;通过创建“贴心服务,满意民政”党建品牌,激发干部为民爱民情怀;通过开展“学党史明信念 讲好黔东南红色故事”系列活动,厚植干部红色基因,以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按照“1234”的工作思路,守住兜底保障这个“1”,推动社会救助“建机制、织密网、兜底线”,“三聚焦”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织密扎牢兜底保障安全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聚焦精准兜底,两把抓手实现精准认定动态管理

对象认定和动态管理是开展社会救助的基础任务,同时也是首要难题,黔东南州民政局依托两把抓手实现对救助对象的精准认定和按月动态管理。

一是以城乡低保年度核查为抓手精准认定救助对象。整合基层人员力量,民政与乡村振兴部门“三同步”认定低保对象,对所有在保对象、新申请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新增预警线索户、因病因学因灾等潜在救助对象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核查范围、核查内容、核查力量、核查责任“四到位”,精准认定救助对象。二是以防错防漏预警信息为抓手做好动态管理。依托低收入人口信息监测平台反馈的防错防漏预警信息,及时消除错保漏保风险,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及时退出,做到进退有序。如:黔东南州凯里市三棵树镇的黄女士患有二级精神残疾,家中两个儿子在镇小学就读,黄女士的爱人则边务农边照看妻子和小孩,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和主要照护者。2024年3月15日,根据低收入人口信息监测平台推送的防漏预警信息,三棵树镇在完成经济核查等系列程序后,将黄女士一家纳入低保。2024年5月年度核查结束,黔东南州新增低保家庭1094户,退出942户,低保、特困人员等兜底对象比2023年12月增加357人。2024年以来,全州累计核销防错信息535条,核实后退出保障13条;核销防漏信息313条,其中纳入低保28条、纳入临时救助14条。有效稳住兜底保障基本盘,实现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应保尽保、应退则退”。

聚焦数据共享,三管齐下强化部门联动信息互通

数据共享是确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和专项救助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是消除盲区、打通壁垒的必行之举,黔东南州民政局三管齐下,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互通。

一是充分利用低保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完善相关救助信息,县级部门先做好信息比对,对兜底保障基本覆盖面和救助金发放进行统计分析,研判并消除风险;二是做好数据上传,依托全省低保信息系统和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与教育、医保、卫健、住建、公安、乡村振兴、应急、残联等14个部门信息开展比对。通过线上“大数据”比对+线下“铁脚板”排查,及时核处“防错”“防漏”预警线索;三是健全并有效落实“主动发现救助”机制,多渠道发现潜在救助对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如:黔东南州岑巩县客楼镇的小刘和小陈,都因父亲死亡、母亲改嫁而独自生活,乡镇事务办的工作人员通过日常走访,发现她们存在大学教育支出的困难,经核查审定后,为小刘、小陈分别发放4000元和3000元的临时救助资金。又如:在黄平县城打零工的老贺一家,今年2月因为二儿子确诊了一种罕见病,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一家人背负上沉重的经济压力。黄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在筹款软件上看到老贺一家发布的求助信息后,主动联系老贺,经核查审定,为老贺一家发放了两万元的急难救助资金。2024年5月全州开展低保及特困家庭复查1850户,停发及注销家庭38户。全州有防止返贫监测对象134965人,纳入救助保障的有67171人,占监测人口的49.77%。2024年以来,全州主动发现急难型临时救助对象59例,主动发现受理占比93.65%。

聚焦创新引领,三项工作助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黔东南州民政局针对新形势下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立足本土实际,创新工作方法。

一是建立黔东南州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机制。通过州委办、州政府办印发通知,高位推动,将特殊困难群众分为特困供养、低保保障和边缘困难群体三类对象,建立关爱帮扶清单,采取结对帮扶、定期探访和资金代管三项措施,实现对困难群体全方位、多元化关爱帮扶。如:剑河县仰阿莎街道的陈家兄弟俩一个读初二,一个读六年级。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至外地,不愿带着两兄弟一起生活,只愿意支付少量生活费,导致两兄弟处于无人照护状态。基层救助人员通过定期走访进行关爱慰问,联络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接两兄弟到社区一起吃饭,联系学校了解他们在校学习情况,并将该救助线索转介给社工机构开展个案服务。二是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评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州4072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对象认定和照料护理开展评估,同步开展政策宣传,提升救助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探索“两项政策”有效衔接。指导三穗县探索创新,开展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与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并轨。2024年以来,黔东南州纳入特殊困难群体开展结对帮扶共计19650人,开展关爱走访58008人次,实施救助12194人(次),实施保障资金代管服务224人,通过购买服务开展关爱走访267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