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暖人心 教育振兴筑未来 黔东南州民政局驻黎平县水口镇宝塘村工作队助学纪实
2025年06月03日 17:24 |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视力保护色: |
人才振兴,教育先行。自2021年5月来,黔东南州民政局选派优秀干部赴黎平县水口镇宝塘村担任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班子积极拓展乡村经济发展新路径,驻村工作队以“扶智扶志”为抓手,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用爱心与行动为山区学子铺就成长之路,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改善教学环境,夯实教育根基
“以前学校的桌椅老旧,操场坑洼不平,没有围墙,现在教室明亮了,孩子们也有了新的安全活动场所!”宝塘村七厦小学的杨通照老师感慨道。驻村工作队立足实际,通过走访调研,积极对接社团公益组织与爱心企业,为村小捐赠50套课桌椅、教学器材,修缮校园设施,显著改善了师生们的教学环境。如今,校园里朗朗书声与欢声笑语交织,成为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音符。
奖学励学,点燃希望之光
为激励学子奋发向上,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设立“励志奖学金”,对考入二本及以上院校的村民子女给予奖励,并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学子传递关怀。“这份奖励不仅是经济支持,更让我感受到家乡的期待。”接过了第一书记送上的1000元红包,2022年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吴明忠激动地说。自2021年5月来,已有5名学子受助,奖学行动在全村形成了崇学尚教的良好风尚。
爱心助学,守护童心成长
每年“六一”儿童节,宝塘村的孩子们都会收到特别的礼物——驻村工作队联合公益组织、爱心人士送来的校服、书本、文具、课外读物、体育用品等“助学礼包”。五年来,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超10万元,惠及学生300余人次。活动中,志愿者们还通过游戏互动、心理辅导等方式陪伴留守儿童,让孩子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看到孩子们穿上新校服后绽放的笑脸,一切努力都值得。”驻村第一书记唐队长动情地说。
凝心聚力,共绘振兴蓝图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宝塘村驻村工作队以教育帮扶为切口,通过“村委+乡贤+社会组织”联动模式,撬动更多资源投入乡村建设。自2021年5月来,累计争取捐赠物资和教育帮扶资金20余万元,惠及学生300余人次;不仅改变了乡村学校的面貌,更激发了村民重视教育、追求进步的内生动力。未来,工作队将持续深化“党建+教育”模式,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乡村孩子托起更广阔的明天。
分享到: |